7月骄阳下,在始兴县教育局、始兴县县域创新基地、顿岗镇政府、顿岗中学的大力支持下,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马不停蹄”科技助农团队携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马蹄去皮机再赴“马蹄之乡”始兴县顿岗镇。团队以科技创新助力马蹄产业升级睿新策略,用专业智慧书写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作为顿岗镇的特色产业,马蹄种植面临“削皮难”困境,“老人干不动、青年人不愿干”的现状制约着产业发展。去年暑假,实践团队带着第一代马蹄去皮机赴顿岗镇助农,收集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插针留孔影响卖相、效率不高、去净率时好时坏、异形马蹄难处理……面对这份来着生产一线农户反馈的“问题清单”,团队师生迎难而上,广泛查阅资料,明确技术攻关“任务书”,一头扎进实验室,反复优化设计方案、调试机械结构、改进控制系统。经过近一年的攻关,第二代马蹄去皮机在效率、稳定性和适应性显著提升,更贴合农户需求。
设备推广演示睿新策略
在展览现场,第二代马蹄去皮机甫一启动便成为焦点。农户们仔细观看机器运转,了解机器工作原理,并争相上手体验操作。“太好了!这次的机器比去年更加贴合实际需求,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带来了新希望。”去年曾提出改进建议的种植大户赖伯捧着去皮后的马蹄连连称赞。同时,农户们也结合实操经验,为设备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宝贵建议。
此外,为激发当地学子的科技热情和创新意识睿新策略,实践团还精心组织了“科技零距离”体验活动,开设了编程初体验、设备操作演示等活动环节。当地中学生们亲手“玩转”机器,感受科技魅力。“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感觉真好!”一名现场学编写PLC程序让机器动起来的初中生在操作机器成功后兴奋地说。
中学生“玩转”机器
在科技助农的同时,团队还积极开展多元实践:走访顿岗镇七北村“一家三代齐当兵、一门双英烈”的何观生老战士,聆听一家的红色感人故事;前往沈所镇沈北村参观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机关旧址——红围和八一村外营保卫战革命遗址馆——外营围楼,缅怀先烈功绩,传承红色基因,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探访城南镇周前古村、顿岗镇选陂古村,感受非遗文化魅力,提升青年学子文化自信;开展宣讲征兵政策、家电义修、慰问特殊群众,以实际行动惠民生、暖民心;调研农业发展和马蹄集体商标运用情况,掌握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开展助农活动奠定基础......通过“科技赋能+红色教育+惠民服务”三维实践,青春的脚步丈量着乡村振兴的每一寸土地,青年学子既当科技推广的“排头兵”,又做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成为惠民服务的“实干家”。
家电义修
据悉,近年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实践团师生们将课堂所学与乡村所需紧密结合,研发了竹子去皮机、椰子去皮机等多款农业机械设备,以科技创新之犁深耕希望田野,不断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