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电线着火啦,大家赶紧拿灭火器过来!”“赶快打119电话!”“通知物管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带齐装备过来!”……3分钟,周围商铺的人员有序撤离了,火势暂时得到控制;5分钟,物管微型消防站的工作人员启用消防栓进行灭火;10分钟,街道和区消防员到达,明火得到扑灭。这是一次发生在江埔街欣荣宏广场的最小应急响应圈演练拉动顺策略,最小应急响应圈各司其职,让火灾得以及时处置。
据悉,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工作是广州市应急委深入贯彻落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是广州市政府和从化区政府2025年重点工作。日前,经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各镇街合力推进,从化区攻克了地域广、距离长、村社救援力量薄弱的难点,按时按质完成了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任务。
工作中顺策略,从化区最小应急响应圈体现了“六个到位”。
队伍到位。从化系统整合了全区应急救援力量,确保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到场”。目前,全区专兼职救援人员达2380人,其中专业队伍45支1806人(含2支68人的社会应急力量),各镇街均配备约70人的综合性救援队伍。同时,我区重点培育社会救援力量,以飞翔应急救援队为典型,其山域水域救援能力突出,在多次突发事件中发挥关键作用。
物资到位。从化区秉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原则,全域完成应急物资(含社会力量资源)及各级救援队伍核心装备(工程抢险、救援器械、防护设备、通信工具、运输工具等)的种类、数量、性能及分布摸底统计。创新汇编生成二维码电子手册,实现应急资源“一码掌控”,为突发事件快速精准调配应急资源提供关键支撑。
宣传到位。从化区创新制作从化特色“最小应急响应圈”宣传单/海报,系统阐释其理念及“三大圈层”(自救圈、互救圈、专业救援圈)架构,清晰标注市民参与路径与突发事件应对要点。通过“四个一”活动(一套科普海报、一份应急指南、一场社区宣讲、一次入户宣传)推动宣教入脑入心顺策略,有效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科技到位。在全区精准布设56套智能无人机机场,实现无人机全域覆盖、自动巡查,构建起“平急两用”(平时巡查巡检、急时辅助处突)的无人机智能防控网,打造了无人机快速响应的“5分钟时效圈”。推进370MHz应急指挥专网建设,为区、镇两级指挥中心及救援队伍配发便携式移动基站、多模智能终端和安装调度台,形成指挥中心对应急救援队伍音视频调度和灾害现场多队伍协同作战保障能力。
培训到位。聚焦水域应急救援、镇街冲锋舟驾驶、急救(获证培训)、民兵集训等专项技能,从化区累计开展专业培训6场次,共培训应急抢险救援骨干力量300余人。通过培训,基层救援力量实战能力大幅提升,从而为“最小应急响应圈”高效运转提供有力支撑。
救援到位。通过深化“最小应急响应圈”建设,区、镇(街)、村(居)三级应急救援队伍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协同联动更加高效。全区初期火灾、小型突发事件平均应急响应时间缩短40%以上,有效实现了灾害事故“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目标。
顺策略文图:李烨威 通讯员区应急管理局宣
编辑:黄丽敏
初审:刘芳
审核:王瑞君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