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光影科学梦”科学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电影展映从7月持续至10月底配亿多,9部特效影片将在广东科学中心上映。
“光影科学梦”科学电影全国科普场馆巡映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中国电影博物馆共同开展,以光影为载体,整合优质科学影视和红色电影资源,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与长征精神。
展映影片内容涵盖天文、地理、生物、物理等多个领域,兼顾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为观众带来丰富多彩的科学视听体验。公众可以通过广东科学中心公众号或小程序购票观看。
影片信息:
一、科幻科普电影类
1.《火星使命》40分钟
本片取材于中国航天员中心的“绿航星际”受控生态生保模拟试验,主要表现航天科技工作者在事业和家庭面前的选择,赞颂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舍弃小家为国家的高尚情怀。
2.《熊猫传奇:黑洞之吻》17分钟
本片是中国科学技术馆最新推出的一部4D科幻动画电影,故事发生在未来的云端城,当黑洞与地球相遇,学霸熊猫和吃货老虎共同经历了奇幻冒险,意识到友情之于个体,正如引力之于星球。最终,他们找到了真正的自我,并收获了宝贵的友谊。
配亿多
3.《皮皮的火星梦》32分钟
皮皮是一位热爱写作的科学小达人,从小对火星抱有极大兴趣,他在创作自己的科幻小说时睡着了,进入了自己小说的梦境,遇到了自己笔下创作的人物:朱哥亮、朱胖胖、朱莉这三位来自宇宙探险机构——猪猪公社的探险伙伴,他们驾驶着明日家园号宇宙飞船一同前往火星,开启了一段充满冒险的科学探索。
4.《华南虎——绝地重生》36分钟
华南虎是全球九个现代虎亚种中最为独特的一支,能否在人类的帮助下绝地重生,纪录片《华南虎——绝地重生》由日本导演盐滨雅之执导、中日团队联合制作。
5.《与象同行》52分钟
本片聚焦讲述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配亿多,15头云南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出发,跨越1000余公里“北移南归”的故事,立体展现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新图景,准确、生动介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样本。
6.《二十四节气手绘动画》48分钟
节目在内容上传达了科学知识与传统文化精髓,更以手绘动画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华二十四节气的魅力。该资源包包含24集(每集两分钟)手绘动画,内容涵盖气候特征、气象学原理、特色民俗和饮食文化,并穿插介绍了相关典故、谚语等趣味知识,寓教于乐,具有教育价值与观赏性。
二、科学家精神电影类
《杨振宁:百年科学之路》60分钟
影片由非盈利组织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出品,三位科学家潘建伟、饶毅、施一公担任出品人,讲述了物理学家杨振宁的一生和成就。在杨振宁先生迎来百岁华诞前夕,传记纪录片项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后启动。纪录片的拍摄、制作、发行都得到杨振宁先生的大力支持。杨振宁还帮助制作团队获得此前未公开的很多珍贵史料,并授权使用。
三、红色电影系列
1.《志愿军》第二部:存亡之战
影片聚焦铁原阻击战,讲述1951年5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刚刚结束了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志愿军将士们浴血奋战,终于把敌军打上了谈判桌的故事。
2、《里斯本丸沉没》
《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历时8年拍摄完成的纪录电影,电影通过“多方寻访”“知识考古”“抢救性拍摄”和“艺术再现”等多种方式,成功地将1942年里斯本丸沉没事件完整且动人地呈现出来。
南方+记者 吴雅楠
通讯员 李早花配亿多
顶级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